2024.11.15. 12:34:56

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

笑对癌魔,披荆斩棘第五年

发布日期:2025-06-18 20:00:00   来源 : 青青子衿 医路我心    作者 :青青子衿 医路我心    浏览量 :11
青青子衿 医路我心 青青子衿 医路我心 发布日期:2025-06-18 20:00:00  
11

点击蓝字



关注我们


2025年6月14日,梅州,第二十四场“肺事讲·Lung Talk”的现场温暖如初夏微风,一对特殊的身影走上舞台。他们,是夫妻,是伴侣,是共担风雨的战友。此次,他们携手登台,讲述曾一年九次住院、四年六线治疗的肺癌抗争旅程,更诉说一段在病痛与希望交织中流淌的深情岁月。

梁先生说:“命运的重拳我无法躲开,但我可以笑着接住它。”


图1:第二十四场Lung Talk访谈专家和嘉宾合影




一场始于疼痛的告别与迎战



2021年3月,一次寻常的肩颈酸痛,把梁先生的人生推向巨变的边缘。他被确诊为没有靶点的晚期肺癌(IVB期),癌细胞已转移至肾上腺和大脑。那一刻,时间仿佛停止,他形容自己“脑中一片空白”,却悄悄录下对家人的叮嘱,把音频和视频郑重地交给妻子。

这位曾每日慢跑10公里的“铁人”,突然从奔跑的人生跌落入深渊——然而,他没有沉沦,而是悄悄系紧了“抗癌”的鞋带。


图2:第二十四场Lung Talk访谈嘉宾梁先生和梁太太




六线治疗:

一轮轮与死神过招的拉锯



从初始的化疗放疗联合,到后续靶向药物、副作用中断,再到伽马刀放疗、精准消融与多次尝试安罗替尼……梁先生的治疗历程,是一本沉重却充满勇气的“抗癌日记”。

他曾因严重咳血被紧急送医;因脑部肿瘤反复进展几度陷入绝望;体重从150斤骤减至不到120斤;还不得不因副作用拔掉9颗牙齿。

但他从未放弃。


图3:第二十四场Lung Talk访谈现场


科普小知识:

什么是“多线治疗”?

肺癌治疗常以“一线、二线、三线”划分,分别指不同阶段的治疗策略。一线为初始用药,若无效或耐药则更换为后续方案。靶向治疗、化疗、免疫治疗可以交替使用,医生会根据肿瘤进展情况、基因突变类型和身体耐受性动态调整。



——《中国县域肺癌临床诊疗路径

(2023版)》(中华肿瘤杂志)


她,是我背后最坚固的山



梁先生从不吝惜对妻子的感激与依赖——“她是我的命,是我撑下来的全部原因。”

梁太太原本不会用手机,如今已能熟练挂号、查看影像报告、与医生沟通治疗方案;她曾一天奔走四家医院,只为尽快找到对丈夫最有利的治疗方法。疫情期间,她多次冒险进出医院病区,只为给丈夫送去最营养的饭菜。

她心疼丈夫,但更懂得坚强。她说:“他可以软弱,我必须强大。”她用瘦弱的肩膀,托起了一座随时可能坍塌的世界。

她曾说:“我们要一起变老,不许你一个人先走。”

图4:第二十四场Lung Talk访谈现场




温柔的医者,

是我们信赖的港湾



梁先生对医护团队充满感激。他记得放疗科王主任那次亲自查房的细节,也记得古医生在凌晨仍回复他病情信息,更忘不了急诊科医生一次次在最危急时刻将他从“生死门”拉回。

“他们对待我们,就像对待亲人。”梁先生感慨。医生的一声问候、一次耐心的讲解、一个坚定的眼神,足以驱散漫长治疗中最深的孤独与不安。


图5:第二十四场Lung Talk访谈现嘉宾古银芳教授


科普小知识:

精准医疗如何发挥作用?

精准医疗强调“因人施治”。通过基因检测判断患者是否携带如EGFR、ALK等驱动突变基因,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靶向药,避免无效治疗,提升生存率与生活质量。



——《医院药师在精准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》

中国药师协会核心期刊(ISSN 2095-6681)

在采访中,杨衿记教授与古银芳教授特别指出,肺癌防控要从“戒烟干预+低剂量螺旋CT年度筛查”双轨出发,尤其关注家族遗传易感人群的早筛应用。这一策略体现了循证医学与预防医学的融合,有助于提高生存率,降低经济负担。



医学与人文并行:

战胜的不只是癌症,还有恐惧


医生不仅关心他的病灶,更关心他的生活、心情与希望。

专家们从心理支持、家庭沟通、科普宣传、志愿者陪伴等多维度,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人文关怀体系。梁先生所在的病区中,常有病友相互鼓励、分享治疗心得、一起散步聊天。


科普小知识:

笑,是一种治疗力

医学研究表明,幽默感和笑声可以刺激内啡肽、催产素等“快乐激素”的分泌,缓解焦虑,改善睡眠,提升免疫力。这就是所谓的“笑疗法”,在癌症心理干预中越来越受到关注。


——《The BMJ》《英国初级医疗杂志》

刘向欣教授也在采访中指出,要构建“医学-心理-社会”三维支持体系,并强调“坦然接受现实-规范治疗-积极社会回归”的渐进路径。幽默、接纳、鼓励,是心理疗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
图6:第二十四场Lung Talk访谈嘉宾刘向欣教授


此外,杨佳鑫教授用拆字法诠释“人文关怀”的概念,倡导医者要靠近患者,用肢体接触的方法建立医患互信,做到真正的的关怀。同时,他也提出患者可以到医院做志愿者,促进病友互助网络建设,帮助患者完成“治疗期-康复期-社会再融入期”的三级跨越,并提醒医者首要关注的是患者的尊严。

图7:第二十四场Lung Talk访谈嘉宾杨佳鑫教授




笑对癌魔,披荆斩棘第五年


最最惊心动魄的时刻是首次使用安罗替尼咳血不止,当从ICU睁开的时候梁先生心想“我是不是已经没了?那好吧......”,那一刻他好像坦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。当他望到身边的妻子,他忍不住眼里盛满泪光“我还在战斗,也还在笑。”他感谢命运没将他们分开,感谢每一位医生没有放弃他,也感谢自己一次次坚强站了起来。

他的故事没有“痊愈”奇迹,却充满“活着”的重量。每一次化疗后的拥抱,每一次穿刺后的笑话,每一次凌晨的焦虑被医生一封回复平复,这些都在告诉我们——

医学的尽头不是冷冰冰的数据,而是人心相连的温度。

真正的英雄,从来不是毫无创伤的强者,而是跌倒后依然选择站起来、抱着爱、含着泪,也要笑着继续走下去的人。

杨衿记教授最后总结道:“人文关怀不应停留在理念上,而应成为医生每天实际可操作的行为——一个称呼、一句问候、一个微笑,都可能成为决定患者是否坚持下去的关键。”

图8:第二十四场Lung Talk访谈主持杨衿记教授作总结


他还在战斗,他的笑容还在发光。

他用自己的方式,为我们诠释了:什么叫——用尊严活着。

“日出有盼,日落有念”,

“肺事讲”,记录的不止是肺癌患者的经历,更是人性在病痛中闪耀的勇气与柔情。






END









杨衿记医生简介



资深肿瘤内科医生。

毕业于SUMS(Sun Yat-Se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)六年制临床医学系全英班,牢记母校“医病医身医心,救人救国救世”的医训,立志做一个有情怀、有温度的医生。


关注我们

ATTENTION US


<肺肿瘤专业的医学人文与医学科普>


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版权所有
主办: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维多利广场写字楼B座1901室
邮箱: qdsikkpcih@139.com
传真(FAX):020-28098364
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
微信公众号
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
微信视频号
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